
杭州要账公司专业提供各类经济合同纠纷处理服务,经济合同纠纷是指当事人双方在依法签订经济合同之后,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意见分歧或争议。经济合同一旦发生纠纷,当事人首先应及时协商解决,双方要本着相互谅解、实事求是的原则,寻求都能接受的自我解决办法。如果双方当事人隶属于同一个主管部门,也可请求上级主管部门调解解决。如果通过协商调解不能解决争议或者当事人不愿意通过协商、调解解决的,那么当事人任何一方均可按照书面的仲裁协议,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;没有书面仲裁协议的,则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。
1.主体特定
合同纠纷的主体特定,是指合同当事人,合同纠纷涉及到第三人的情况也存在,但并不多见,主要是发生在订立合同的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。
2.纠纷内容的多样化
合同纠纷的内容涉及到合同本身内容的各个方面,纠纷内容多种多样,几乎每一个与合同有关的方面部会引起纠纷,例如,在订立合同的当事人方面也会有纠纷,合同一方当事人是法人的分支机构,本没有对外签订合同的权利却签订了合同,一旦该方法违约但无力承担债务时,必须、也应当由设立该分支机构的法人来承担责任。如果该法人不愿意,则纠纷就会产生。再如,双方口头协商订立了合同,在履行过程中因对原先协商的某一条款理解不一致,因口头无书面证明,纠纷遂起等等。
3.属于民事纠纷
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是平等主体的公民、法人或其他组织,合同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,因此,合同纠纷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民事纠纷,民事纠纷应通过民事方式来解决,如协商、调解、仲裁或诉论等。民事方式区别于行政方式和刑事方式,行政方式是通过行政手段来直接干预合同纠纷,这与合同法平等的理念是不符合的,在计划经济时代大量存在的行政干预,目前仍然存在,这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违背的,刑事方式是通过刑事手段来解决合同纠纷,合同一旦需要通过刑事方式解决,就不能称之为合同纠纷了。而是刑事案件,当前,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情况很多,对于此类情况,应以诈骗案处理,而不是一般的合同纠纷。
4.解决方式多样化
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多样,一般来说,主要有协商、调解、仲裁和诉讼四种。
洛阳,简称 “洛”,别称洛邑、洛京,是河南省地级市,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、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、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以及 “一带一路” 重要节点城市。它地处河南省西部,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,东邻郑州市,西接三门峡市,南与平顶山市、南阳市相连,北与济源市、焦作市接壤,总面积达 15230 平方千米。
洛阳地势呈现西高东低的态势,境内山川丘陵交错,自然风光十分秀丽。这里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,金属、非金属、能源和水气等矿产种类多达 106 种,其中钼矿储量位居全国首位。截至 2023 年末,洛阳市共辖 7 个市辖区、7 个县、1 个开发区,常住人口为 707.9 万人。
洛阳拥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堪称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。它有着 5000 多年文明史、4000 多年城市史以及 1500 多年建都史,先后有 13 个王朝在此建都,是中国建都最早、历时最长、朝代最多的都城之一。夏都二里头、偃师商城、东周王城、汉魏故城、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沿洛河一字排开,独特的 “五都荟洛” 景观,举世罕见,成为洛阳历史辉煌的有力见证。
在经济发展方面,洛阳作为河南省区域副中心城市,经济总量处于河南省第二梯队。2024 年上半年生产总值达到 2889.9 亿元,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 9.3% 。近年来,洛阳经济增长中枢虽有所下移,特别是 2021 年以来增速低于全国和河南平均水平,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承压调整阶段,但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依旧不容小觑。2023 年,洛阳市财政收入规模同比增收 6.1 亿元,达到 404.3 亿元,在河南省位居第 2 位,税收收入占比 65.7%,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 60.6%,财政结构与自给能力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自 2017 年起,洛阳市第三产业占比始终维持在 50% 以上,2024 年上半年三次产业结构为 3.4:40.2:56.4 。先进装备制造、新材料、石油化工是其三大主导产业,新能源、电子信息、节能环保、生物医药则是四大新兴产业。依据《2024 年洛阳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》,洛阳市将电子信息、先进装备、新型材料、新能源汽车、现代医药 5 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 17 条优势产业链作为发展重点,在河南省 “7+28+N” 产业布局大框架下,是布局涉及省重点产业链最多的城市之一。
洛阳的交通优势也十分突出,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。城市区路网纵横交错,交通极为便捷,拥有国家一类航空口岸以及 “双十字” 铁路主骨架、“三横三纵三环” 高速公路运输网络,为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提供了坚实的交通基础。
洛阳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、悠久的历史文化、不断发展的经济以及便利的交通,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未来,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持续绽放光彩。